供貨總量:36000升
發(fā)貨地點:北京市豐臺區(qū)
發(fā)布時間:2021-12-07
氨氮廢水主要來自化肥、焦化、石化、醫(yī)藥、食品、填埋場等。大量的氨氮廢水排放到水體中,不僅造成水體富營養(yǎng)化,還造成水體的黑臭,增加了供水處理的難度和成本,甚至對種群和生物產生了毒性影響。有各種生物和物理化學方法處理氨氮廢水的工藝。
目前,隨著化肥、石化等行業(yè)的迅速發(fā)展,由此產生的高氨氮廢水也成為制約該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因素之一。據報道,2001年我國海域發(fā)生了77次赤潮,氨氮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,特別是高濃度氨氮廢水造成的污染。因此,經濟有效地控制高濃度污染已成為目前環(huán)保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題,受到業(yè)界的高度重視。氨氮廢水的一般形成是氨水與無機氨共存所致。一般來說,中性廢水pH值中氨氮的主要來源是無機氨和氨水的共同作用。酸性條件下pH廢水中的氨氮主要是由無機氨引起的。廢水中氨氮的主要成分有兩種,一種是氨水形成的氨氮,另一種是由無機氨形成的氨氮,主要是硫酸銨、氯化銨等。
圖中顯示了T-42 H離子交換樹脂的結構。它由骨架和活性基團組成。骨架,又稱基質,是形成離子交換樹脂結構的主體。它是基于線性結構的聚合物有機化合物(聚苯),與一定數量的交聯(lián)劑結合,通過交聯(lián)橋的作用形成空間網狀結構;钚曰鶊F由固定離子(-SO3-磺酸基)和活性離子(H+)組成。固定離子固定在樹脂骨架上,活性離子(或交換離子)與固定離子通過靜電重力結合。這兩種離子的相對電荷相等,處于電中和狀態(tài)。含NH4+廢水的處理
T-42H離子交換樹脂中所含的磺酸基酸性基團(-SO3H)易于在水中電離H+,水中的NH4+與T-42 H離子交換樹脂離子交換,使溶液中的陽離子NH4+轉移到樹脂中,將樹脂上的H+交換成水(即T-42 H氨脫氮樹脂的原理)。
當氨氮以NH4++形式存在于廢水中時,含磺酸基的T≤42H樹脂(-S03H)對水中NH4+的分離有特殊影響,反應如下:
RS03H+NH4+RS03NH4+H+
隨著H+在樹脂官能團上與水中NH4+的連續(xù)交換,當樹脂被吸附飽和時,用5%HCL溶液進行再生,再生液中的H+與吸附在樹脂官能團上的NH4+離子交換,恢復樹脂的交換容量,反應如下:
RS03NH4+H+RS03H+NH4+
交換電位隨離子濃度的增加而增大,高濃度的H+離子甚至可以取代NH4+離子,這是T-42 H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的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