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丹參苗批發(fā)零售價格
丹參為根類藥材,生長期長,在整地時,先在地上施好基肥,盡量多施遲效農(nóng)家肥和磷肥作基肥。最好每畝施腐熟欄肥2500-4000公斤,翻入土中作基肥。種植前,再進行翻耙、碎土、平整、作畦。一般畦連溝寬2.5-3米,畦高15-25厘米。在地下水位高的平原地區(qū)栽培,為防止?fàn)根,需要開挖較深的畦溝;過長的畦,宜每隔20米距離挖一腰溝,以保持排水暢通。
二、繁殖方法
種子繁殖:一般多用撒播,以采種當(dāng)年芒種至夏至及處暑至白露播種最佳。其苗床宜選用地勢略高、土質(zhì)疏松肥沃、澆水方便的土地.山區(qū)育苗,最好選擇朝東或東南方向的山腳坡地作苗床,以減少日曬,利于出苗。苗床先進行翻耕,并以漚腐的人糞尿作基肥。泥土要打細,作高畦,畦寬1.3-1.66米。然后將種子均勻淺播在畦面上,播后用腳輕踩一遍,使種子與表土緊貼(不必覆土),蓋上一層薄薄麥桿,并經(jīng)常灑水,保持濕潤。當(dāng)幼苗具3-5片真葉時,如發(fā)現(xiàn)過密應(yīng)進行間苗。間出的幼苗可另行假植、培育。期間注意澆水,并及時追施1-2次稀薄人糞尿,促進幼苗生長。移栽時間以當(dāng)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較為適宜。移植前,在整好的畦面上以 25厘米×25厘米的株行距開穴,穴深視幼苗根部的長度而定。每穴栽種1-2株,栽種深度以微露心芽為準(zhǔn),不要過深,也不要使根頭露土。種后覆土至平穴,稍壓實,并及時澆水穩(wěn)根。丹參早移栽,早生根,至寒冬來臨時早已成活,來年早返青,盡可能不要推遲到嚴寒季節(jié)才移植。
分根繁殖:在立春至驚蟄進行。選取健壯、直徑1厘米左右的新根作種用。種植前,先將根部截成5-7厘米長的根段。種植密度為行距27厘米,株距20厘米。在畦面開溝槽,將根段直放于溝里,注意上下端不要倒置,栽后覆平土。一般在谷雨以后出苗。分根繁殖,開花較晚,當(dāng)年難收到種子,但根部生長較快。
分株繁殖:于立冬至第二年驚蟄,在家種丹參收獲時(一般在冬至到立春之間),選取健壯、無病害的植株,剪下粗根作藥用,將細于香煙的根連蘆頭帶心葉用作種苗,進行種植。還可采挖野生丹參,連根帶苗移植。大棵的苗,可按芽與根的自然生長狀況,分割成2-4株,然后再種植。
扦插法:清明前后,選粗壯的莖條,截成具2-3個節(jié)為一段,剪去部分葉片,扦插到整好的畦中,入土6-10厘米,使芽略露出土面,將土壓實,立即澆水。此后早、晚用噴霧器噴水,保持畦面濕潤。
三、田間管理
施肥:丹參開春返青后,要經(jīng)過9個月的生長期才收獲。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追幾次肥。第一次在返青時施提苗肥,每畝用漚腐的人糞尿750~800公斤沖水澆施;第二次于4月中旬至5月下旬施。不留種子的地塊,可在剪過花序后,每畝施腐熟人糞尿1000公斤、餅肥50公斤;第三次在6、7月間剪過老桿以后,施長根肥,宜重施。每畝施入濃糞尿1500公斤、第二次和第三次追施以溝施或穴施為好,施后即覆土蓋沒肥料。
松土除草:丹參前期生長較慢,應(yīng)及時松土除草,一般從移栽到封行前要松土除草2-3次。松土宜淺不宜深,以防損傷根部。
做好排灌:在丹參植株整個生長期間,都要注意清理溝道,保持排水暢通,防止多雨季節(jié)丹參受澇。挖溝理溝可結(jié)合施肥進行,將溝泥覆在肥料上。伏天及遇持續(xù)秋旱時,可進行溝灌或澆水抗旱。溝灌應(yīng)在早晚進行,并要速灌速排。
摘除花序:不準(zhǔn)備收取種子的丹參,從4月中旬開始,要陸續(xù)將剛抽出2厘米長的花序掐掉,以保證養(yǎng)分集中到根部;ㄐ蛞迷纭⒄们,最好每隔10天摘或剪一次,連續(xù)進行幾次。
剪掉老桿:留種丹參在剪收過種子以后,植株莖葉逐漸衰老或枯萎,對根部生長不利,將其剪掉,則可使莖部葉叢重新長出,促進根部繼續(xù)生長。因此,宜在夏至到小暑將全部莖桿齊地剪掉。
丹參種子育苗為每年的立秋前十五天左右下種,種子和沙土按照一比十的比例進行撒播,蓋上稻草澆透水,一般出苗在10天左右,有的朋友為了省事用遮陰網(wǎng)遮蓋,這種方法經(jīng)實地操作完全不太好由于遮陽網(wǎng)保不了墑情導(dǎo)致丹參種子發(fā)芽不是很好。
丹參苗栽時間為11月開始到第二年三月份低結(jié)束,栽植時間盡量放在年前有利丹參苗生根發(fā)芽,對提產(chǎn)有很大幫助,畝用種苗8000-10000顆左右,管理跟上的話畝產(chǎn)量可達鮮貨1500公斤左右。
本公司常年收購鮮丹參,不管種苗是否從我們這里采購只要有一定面積我們都可以上門收購,誠信做人,然后做事,一次合作,終生朋友。有貨的朋友請及時與我聯(lián)系。
面議
面議
¥50.0元
¥30.0元
¥100.0元